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办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304.cam永利集团成功举办“中国人权发展道路”学术研讨会
发布者:科研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21日 10:35     点击数:

2022年11月20日,由吉林大学人权研究院、法学院和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中国人权发展道路”学术研讨会以线上形式召开。本次研讨会旨在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坚持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推动人权事业全面发展”的精神,深入研讨中国人权理念塑造与话语提升。

来自中国人权研究会、北京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新疆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南大学等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实务部门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着中国人权发展道路展开研讨,近二百位观众在线旁听了本次研讨。

吉林大学人权研究院执行院长、法学院院长何志鹏教授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开展人权研究的工作注入了强劲动力和坚定信心,国内多家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陆续召开学术活动,对中国人权事业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何志鹏教授向与会专家致以谢意,期待本次研讨会的举办能够结出更多人权思想和理论的硕果。

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吉林大学匡亚明卓越教授、人权研究院战略规划委员会主任鲁广锦教授为本次研讨会作基调发言。鲁广锦教授对吉林大学人权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祝贺,并以“从大历史看中国式人权文明”为主题,提出人权与人类文明、人权文明与中国式人权文明的提出、中国式人权文明与人类人权文明等三方面内容。鲁广锦教授指出,中国式人权文明是当代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继承、汲取、借鉴了人类人权文明的优秀成果,在发展中开创了人类人权文明新样态,推动世界人权格局朝向更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随后,研讨会进入主题发言环节。

第一单元由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韩大元教授主持,共有五位学者作主题发言。韩大元教授提出,学者应思考将人权提升到人类文明的高度,探究文明背后的历史及其内在逻辑,并实现政治命题到学术命题的转换。

东南大学人权研究院执行院长、法学院龚向和教授作“从人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看中国人权发展道路”主题发言,透过对于中西方实践的两点观察,从三方面论证了中国将人权保障和经济发展作为人权事业建设的核心主题,促进人权保障和经济发展和谐共进。

山东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副主任、法学院副院长郑智航教授梳理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四个发展阶段,分析了中国优先发展经济、社会、权利的原因,总结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道路的特征。

吉林大学人权研究院副院长、法学院刘红臻教授作“以人民为中心——人权意涵的解读”主题发言,认为“以人权为中心”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中国式表达,其内涵是人民民主,强调平等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人民民主、集体人权,确立了国家和公民间的亲和关系。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院长尹奎杰教授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发展道路,认为这一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理论逻辑是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立场,实践逻辑是将人权作为奋斗的结果。

西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常安教授从国家建设与人权保障的一体两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人权保障意涵、人权话语的意义与国际竞争等方面讨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的内容。

第二单元由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永和教授主持,共有五位学者作主题发言。

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常健教授以“中国人权对外传播的国际影响力研究”为主题,对中国人权对外传播取得成绩、但国外对中国好感度反而降低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路径。

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刘小楠教授分析了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妇女人权保障的新理念与该法开创出的强化妇女权利保障的新机制,梳理了中国妇女人权保障的发展道路。

吉林大学人权研究院执行院长、法学院院长何志鹏教授从“行与知的关系”“思与言的关系”“名与实的关系”“中和外的关系”四对范畴和关系出发,对中国人权道路进行了总结。

中南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毛俊响教授从历史、文化、实践、理论和政治方面展开了“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权的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主题发言。

武汉大学人权研究院院长、法学院张万洪教授围绕着“中国人权发展道路上残疾人人权保障的两个问题”这一主题,从党的二十大出发,分析了残疾人权利保障的重点,强调残障群体在保障事业中主体地位的重要性。

第三单元由东南大学人权研究院执行院长、法学院龚向和教授主持,共有四位学者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法学院陆海娜教授围绕“后疫情时代的妇女工作权——国际人权法如何推动性别回应型复苏”,重点分析了性别盲区在疫情期间对妇女工作权的影响,对后疫情时代的过往缺陷纠正进行了探讨。

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副院长孟庆涛教授从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相关内在逻辑及争论出发,以“六经注我”和“我注六经”的儒学诠释学方法论讨论了对人权的认识。

吉林大学人权研究院研究员、行政学院姚璐教授以“国际政治传播缘何生效?——基于传播双向性的分析”为主题,分析了传播的双向性和运行逻辑,重点阐释了国际政治传播双向性的实施路径。

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副主任、法学院唐颖侠副教授以“应对工商业与人权风险的系统性策略初探”为主题,认为中国应当系统权威地阐释中国立场、展示中国成就,争取主动权和话语权,并梳理了风险应对的问题。

第四单元由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常健教授主持,共有五位学者作主题发言。

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永和教授作“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权事业保障”发言,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是人的主体新样态变革的现代化,是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根本路径。

西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钱锦宇教授从中国式现代化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维度出发,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内涵与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核心内涵和重要特征。

吉林大学人权研究院、法学院刘雪斌副教授作“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经验和未来发展趋势——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人权法治保障”发言,阐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各环节对人权法治保障的推动作用。

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与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法学院肖君拥教授以“中国的国际人权发展道路”为主题,重点分析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合作过程中 “一个理念”与“三个倡议”的贯彻。

新疆人权保障与发展进步研究中心副主任、新疆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青松教授介绍了新疆人权保障与发展进步研究中心的丰富的人权研究活动,分析了与新疆地区的相关人权议题,探讨了国家通用语言推广使用的问题。

研讨结束后,何志鹏教授在会议总结中表示,中国共产党对人权越来越重视,对中国人权道路越来越坚定和自信,中国人权研究理论矿脉丰富、实践波澜壮阔。何志鹏教授对中国人权研究会在构建人权理论、人权话语、人权体系中的引领与努力致以敬意,向与会嘉宾、观众及会务人员表示感谢,并期待本次研讨会能为今后的人权研究播下种子。

本次研讨会是304.cam永利集团加强人权学的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建设、加强与国内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交流的重要举措。研讨会召开前夕,304.cam永利集团正式由“吉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更名为“吉林大学人权研究院”。在研讨会筹备及召开期间,来自人权研究院、法学院的二十余名师生参与了会务工作。


                                                                 

友情链接 LINKS

 版权所有:304.cam永利集团 - 博中国际娱bz95533 2018 ©    联系电话:0431-85166014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东荣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