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通知公告 > 正文
通知公告
吉林大学关于切实加强本科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发布者:     发布日期:2005年03月29日 08:52     点击数:

发表于: 2005-03-29 08:52  点击:3055
  为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教育部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并印发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提出了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的政策和措施。为贯彻教育部的文件要求,落实吉林大学发展规划和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的精神,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开创教学工作的新局面,现针对我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本科教学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1.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牢固确立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高等学校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教学和科研以及其它方面工作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本(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其它层次教育的关系,确保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保证学校工作的有序、健康、持续发展,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迈进。
2.进一步明确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举措,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将人才培养的目标逐步转向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通过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三项基本举措,建立高效有序的教学工作运行机制和构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
3.逐步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加强教学经费的使用管理。每年教学经费的投入应不低于学校学费收入的25%,以保证本科教学业务费、教学仪器设备修理费、教学差旅费和实践教学专项经费的基本开支。加强对教学经费投入的使用管理,对于基地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项目等专项经费,实行招标立项制,通过充分论证和加强监督来保证教学建设与改革经费的使用效益。学校实行教学经费管理责任制,教学经费必须专款专用。
4.强化教学管理,确保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坚持依法治校,进一步健全和规范教学管理规章制度,重点落实现有的文件制度。学校和各教学单位可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等教学决策、咨询和监督机构,充分发挥专家、广大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决策、科学化管理中的作用,从而保证教学工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贯彻落实吉林大学《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规范》,明确教学工作纪律,严肃查处各类教学事故。规范教师社会兼职和校外活动,促使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规范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坚持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通过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措施,规范学生的行为准则,促使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活动。
5.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控制和管理,完善校、院、系三级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估制度。要充分发挥学校和院系两级督学员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作用,建立教学主管校长接待日制度和各级管理人员听课制度,及时了解和解决教学第一线所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学校和各教学单位每学期要对所有任课教师组织一次教学效果调查,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客观评价,并记入教师档案,作为评职晋级的重要依据。完善学生信息员制度和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调查反馈制度,树立为广大学生提供高质量教学的意识,对学校的教学工作会议或重大的教学决策应听取广大学生们的意见,为广大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管理的机会。
6.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走多样化人才培养之路,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力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挥我校的多学科优势, 创办若干个跨学科门类、学科交叉的新专业;积极开办主辅修制和第二学士学位,开展“大文科班”、“大理科班”、“混合班”等培养模式改革的试点;促进文理渗透、理工结合,争取在宽口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突破;全面实施弹性学分制,打通学院和专业壁垒,推进学生跨学院选课,加大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科学定位,突出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在2001版本科培养计划的基础上,切实抓好新一轮本科培养计划的修订工作,以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理论型人才和一大批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应用型人才。
7.强化教师教学考核制度,完善教师教学投入机制。将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各教学单位、研究单位的教授和副教授必须讲授本科课程,对于高年资或以科研工作为主的教授、副教授,各单位要通过开设选修课、讨论课和前沿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为他们创造给本科生授课的条件。把教师承担教学工作的业绩和成果作为评聘教师职务、确定津贴的必要条件,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要按学年对全校高职务教师的上课情况进行统计,对连续两年不讲授任何本科课程的教师,不再聘任其担任教授、副教授职务。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教师在本科教学第一线工作,真正使那些对教学工作积极投入,教学工作贡献较大的教师得到实惠。要以“名师工程”为契机,开展师德建设,提倡讲情操、讲奉献,充分发挥教学名师和教学示范教师的示范和表率作用,以带动一批优秀年轻教师的成长。
8.实行教学奖励工作制度,鼓励教师积极投入本科教学工作。继续开展“教学名师奖”、“教学示范教师奖”、“教学成果奖”、“名优教材奖”等教学奖励工作,定期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大赛活动。今后,学校每三年开展一次“教学名师奖”、“教学示范教师奖”和每四年开展一次“教学成果奖”、“名优教材奖”的奖励活动,每两年组织一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大赛”,对获奖教师要给予政策上的兑现。校内各教学单位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规范化、制度化地开展院级系列教学奖励活动,确保教学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地位,形成重视教学、重视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学校实行教学工作量奖励制度,教师在完成基本工作量的情况下,学校将根据其教学工作量的实际情况,给予其相应的教学奖励。为保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学校对全校公共选修课等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和讲座单独计算工作量。积极鼓励教师编写高质量的教材,对公开出版并在校内使用两轮以上的高质量教材给予相应的津贴补助。
9.继续推动实施教学改革和建设工程,巩固“吉林大学教学改革2001行动计划”的成果。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示范,以教材改革为载体,对各级精品课、学科大类的主干课、公共基础课和校级公共选修课等开展立体式建设。要以教学改革工程为基础,推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适时启动实施“吉林大学教学发展2010展望计划”,力争在人才培养模式、本科教学国际化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10.加强教材建设,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学校提倡和鼓励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编写高质量的各类教材。对发展迅速和应用性强的课程,要及时更新教材内容,积极开发新教材,并使高质量教材成为教材选用的主体;对教学内容相对稳定的基础课程,要大力锤炼精品教材,并把精品教材作为教材选用的主要目标;建立严格的教材编写和选用制度,引进、采用一批国外一流高校的高水平教材,使所有课程尽可能采用反映科学发展水平和最新教学成果的新版教材。
11.加快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大力开展教学信息化建设,加大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的力度,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学校把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当作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来抓,大力开展参与式、讨论式、研究式和教师指导下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模拟训练法、实地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集中力量建设好体现我校风格和特色的多学科、多课程、跨校区的网络课程平台和网络教室环境,强化基于校园网的课件开发及相应硬件建设,逐步扩大网上课程教学和学生网上学习,校级百门精品课程应率先实现课程教学资源的网络化,以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大力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引导教师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开展教学,各教学单位所开设的必修课程,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应达到30%以上。
12.不断加强和改革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学校各学科的自身特点,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践教学专项经费投入,加快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改革,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不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动手能力,通过吸引高水平教师从事实践环节的教学来保证实验课、实习课的教学质量。推动学校科研实验室(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微机室和图书资料室向本科生开放,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教师科研实际项目和自主确定研究内容的机会,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思想方法。在巩固现有实践教学基地的基础上,开发和利用国内外和校内外的社会资源,有重点地建设4—5个基础课和学科大类基础实践技术平台,要抓好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使之成为在东北地区有影响的高水平的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基地。
13.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我校将进一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完善现有的普通教育公共选修课制度,推动跨校区、跨学院、跨专业开设公共选修课。发挥学院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学院面向院内外学生多开设高质量的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发挥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和学生社团的协调作用,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内容纳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共同创设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
14.不断扩大英语教学改革的试点范围,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学校将大力推进基于计算机和校园网的大学英语学习,建立个性化学习体系和主体式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增设其它语种选修课程,满足学生对多种外语学习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增加生物技术、医学、信息技术、金融、法律等专业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相应学院的双语教学课程比例应达到10%以上,其它学院也应创造条件,积极地开展外语授课或双语教学。学校还将鼓励教学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国际交流途径,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和国际竞争能力。
15.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坚持从严治教,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个性,又要严格要求,引导学生创新学习、主动学习;通过改革考试制度,增加平时考核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加大查处学生考试作弊、违纪的力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考试作弊现象逐年减少并最终杜绝考试作弊现象。凝练和营造吉林大学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通过丰富多彩的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勇于探索的精神,形成严谨的学术风气。
16.全面重视和加强教学工作评估,发挥评估的导向作用。全校各单位和部门要认真研究和领会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要求和标准,对照评价标准,寻找不足,挖掘特色,全面做好2006年接受国家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价的各项工作。今后一段时期,学校有计划地对各教学单位的本科教学工作实施全面评估,评估的重点是各单位近年来加强本科教学管理,开展教学改革,完善教学条件建设等各方面工作,评价其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通过评估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目的。
17.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全校重视本科教学工作的合力。学校和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意义,做好教学发展和建设工作的规划和领导,统筹协调人事、财务、学生、外事工作和后勤等各方面的配套政策措施,要制定有关政策和措施,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评价和衡量学校和学院工作的重要依据。各单位的党政一把手作为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应全面重视和加强本科教学工作,从本单位发展的整体目标出发,严格教学管理、加强教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开创本科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友情链接 LINKS

 版权所有:304.cam永利集团 - 博中国际娱bz95533 2018 ©    联系电话:0431-85166014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东荣大厦